您的位置:首页 >Nature杂志 > 生理学 >

科学家使用纳米颗粒将药物靶向受体 从而持续缓解慢性疼痛

导读 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显示,Delta阿片样物质受体具有内置的止痛机制,可以精确地与药物递送纳米颗粒靶向-使它们成为治疗慢性炎症性疼痛...

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显示,Delta阿片样物质受体具有内置的止痛机制,可以精确地与药物递送纳米颗粒靶向-使它们成为治疗慢性炎症性疼痛且副作用较少的有希望的靶标。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该研究是利用人类和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小鼠细胞进行的,炎症性肠病会引起慢性疼痛。

阿片类药物受体(主要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各处)在被阿片类药物激活时会减轻疼痛,阿片类药物既是人体天然产生的,又是药物治疗的。尽管存在多种类型的阿片受体,但大多数阿片类药物(如羟考酮和吗啡)都对μ阿片受体起作用。阿片类药物具有多种由阿片类阿片受体介导的副作用,包括便秘和呼吸困难。这些药物具有成瘾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效力会降低,因此人们需要更高的剂量来控制其疼痛,导致副作用增加和用药过量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专注于一种不同的阿片受体:δ阿片受体,该受体在激活时也能抑制疼痛,但为治疗疼痛带来较少副作用的有希望的靶标。研究人员使用溃疡性结肠炎(一种炎症性肠病)的人和小鼠结肠的活组织检查,发现阿片类阿片受体提供了一种减轻炎症性疼痛的内置机制。来自结肠的炎性细胞释放其自身的阿片样物质,从而激活δ阿片样物质受体并阻断肠道中传递痛苦信号的神经元的活性。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了解到,阿片类阿片受体是从细胞内一个称为内体的区室发出信号的,而不仅仅是先前认为的那样。在核内体中,受体会长时间发出信号,这意味着δ阿片受体可以长时间抑制疼痛。当在研究的炎性细胞中激活了阿片受体δ时,发现兴奋性持续下降(疼痛程度)。

“我们已经证明,δ阿片受体具有内置的疼痛控制机制,并通过内体中的信号传导抑制疼痛。有了这一新知识,我们认为该受体将成为治疗慢性炎性疼痛的有希望的靶标,纽约大学牙科学院分子病理生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Nigel Bunnett博士说。

为了靶向δ阿片样物质受体,研究人员在纳米粒子内部封装了一种称为DADLE的止痛药,该止痛剂与δ阿片样物质受体结合。然后,他们用相同的止痛药涂覆纳米颗粒,从而将纳米颗粒专门引导至控制疼痛的神经细胞,并远离其他细胞类型,从而避免了副作用。

邦内特说:“将药物掺入纳米颗粒可以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递送性,提高其有效性,并且通常需要较小的剂量,而较小的,更有针对性的剂量则降低了药物引起不良副作用的风险。”

与神经细胞的受体结合后,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到达内体,然后缓慢释放止痛药以激活δ阿片受体。这导致δ阿片样物质受体的持久活化,表明抑制炎性疼痛的持续能力。

邦内特说:“我们的发现表明,不仅内体中的δ阿片样物质受体是控制疼痛的内在机制,而且还是缓解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可行治疗靶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