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海默症:关键在於早期检测及干預
阿兹海默症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病缓慢而且较为隐匿,与正常衰老症状相似,所以很难於早期察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能让病人痊愈。常见的早期症状是难以记住最近发生的事件,甚至会出现迷路走失、说话词不达意,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但由于症状与正常衰老颇似,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能否尽早诊断、尽早干预,对阿兹海默症患者而言极其重要。
針對阿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科研人员联合组成团队,在磁力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基础上,最近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崭新、非侵入性的分子成像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脑淋巴系统中葡萄糖水平的动态变化,协助醫護人員区别正常衰老与阿兹海默症。
由于脑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的废物清除率出现异常是早期阿兹海默症的征兆之一,因此現時一般会通过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来评估患者大脑的葡萄糖摄取和新陈代谢情况。但这种成像方式价格昂贵,而且患者需要注射放射性显影剂,导致患者不能频繁进行这种扫描。
于是,陈博士与团队为了找到可以替代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的新方法而進行研究。他們采用了香港唯一一部、香港城大独有的3T磁力共振小动物扫描仪进行实验。他們先是分别向6个月和16个月大並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基因改造小鼠,以及同齡的健康的小鼠注射葡萄糖,再使用CEST MRI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MRI,即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磁力共振成像)同时测量小鼠脑脊髓液和脑实质中葡萄糖的动态反应过程。
结果发现,患阿兹海默症小鼠的脑脊髓液的葡萄糖清除率明显低于同龄的健康小鼠;而与6个月大的健康小鼠相比,在同龄并患上阿兹海默症小鼠的脑实质中,也检测到明显较高的葡萄糖摄取量。此外,与16个月大的健康小鼠相比,同龄、患阿兹海默症小鼠的脑实质和脑脊髓液中,葡萄糖摄取量均显著较低。这些结果都与过往使用其他方法的研究发现高度一致,说明陈博士这种用葡萄糖作为“示踪剂“的成像方法能灵敏地於分子层面检测到脑淋巴系统功能上独特的改变,也就是说可以协助醫護人員从正常衰老情况中识别出阿兹海默症的标记。
陳博士指出,更重要的是,現時诊所或医院中常用的磁力共振仪可以兼容这种新研发的成像方法,將研究成果转移到临床应用时不仅成本较低,技术上也较容易,加上人脑体积比小鼠要大,用这种新的成像方法,会更容易检测到变化。她希望可於三年之內開展臨床試驗。
她又指,及早发现和治疗阿兹海默症,可以阻止或减慢病情发展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破坏性阶段,這將有助减轻老龄化社会的照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