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什么病】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流动不畅的一种疾病。心脏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确保血液按照正确的方向流动。当这些瓣膜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一、心脏瓣膜病的定义
心脏瓣膜病是指由于瓣膜增厚、变形、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的一类疾病。常见类型包括:
- 瓣膜狭窄:瓣膜开口变小,阻碍血液流动。
- 瓣膜关闭不全(反流):瓣膜无法完全闭合,导致血液回流。
二、心脏瓣膜病的成因
成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先天性 | 瓣膜发育异常,如二尖瓣脱垂 |
风湿性 | 风湿热引起的瓣膜损伤,常见于二尖瓣 |
退行性 | 随年龄增长,瓣膜钙化或变薄 |
感染性 | 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伤 |
其他 | 如心肌病、高血压等间接影响瓣膜功能 |
三、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呼吸困难 | 尤其在活动后或夜间平卧时加重 |
胸痛 | 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
疲劳乏力 | 心脏泵血效率下降 |
心悸 | 心律不齐或心跳过快 |
晕厥 | 严重时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 |
四、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心电图(ECG) | 检测心律和心脏电活动 |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 | 最常用的检查,可观察瓣膜结构和功能 |
心脏MRI | 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 |
心导管检查 | 用于评估严重病例,测量压力变化 |
血液检查 | 排除感染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
五、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药物治疗 | 控制症状,如利尿剂、降压药、抗凝药等 |
介入治疗 | 如经导管瓣膜置换术(TAVR) |
手术治疗 | 如瓣膜修复或替换手术 |
定期随访 | 对轻度患者进行监测和管理 |
六、心脏瓣膜病的预防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 预防风湿热,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 对有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
总结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心脏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