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心肌无法正常收缩或电活动紊乱时,使得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心脏停搏是猝死的常见原因,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心脏停搏的定义
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的电活动突然停止,导致心脏无法进行有效的收缩,从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此时,患者会失去意识、呼吸停止,并且没有脉搏。
二、心脏停搏的常见原因
原因类型 | 具体原因 |
心源性 |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如室颤) |
非心源性 | 严重创伤、大出血、窒息、中毒、严重感染(如败血症) |
代谢异常 | 电解质紊乱、低血糖、高钾血症 |
神经系统问题 | 脑损伤、脑出血、癫痫发作后 |
三、心脏停搏的症状
症状 | 描述 |
意识丧失 | 患者突然倒地,无法被唤醒 |
呼吸停止 | 呼吸变得缓慢或完全停止 |
无脉搏 | 无法触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
瞳孔散大 |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
皮肤发绀 | 四肢及面部出现青紫色 |
四、心脏停搏的急救措施
步骤 | 内容 |
1. 确认现场安全 | 确保施救者与患者均处于安全环境 |
2. 判断意识与呼吸 |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检查是否有呼吸 |
3. 拨打急救电话 | 立即联系120或当地急救中心 |
4. 开始心肺复苏(CPR) | 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尽快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 |
五、心脏停搏的预后与预防
心脏停搏的生存率取决于能否在几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早期CPR和AED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存活率。预防方面,应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结
心脏停搏是一种突发且危及生命的状况,其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了解其症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对于公众而言,学习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