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瓣膜性疾病】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内部的瓣膜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流动不畅,影响心脏正常工作。心脏共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确保血液单向流动,防止回流。当这些瓣膜出现狭窄、关闭不全或其他问题时,就可能引发心脏瓣膜疾病。
一、心脏瓣膜疾病的分类
类型 | 描述 | 常见原因 |
瓣膜狭窄 | 瓣膜开口变小,阻碍血液通过 | 先天性缺陷、风湿热、钙化等 |
瓣膜关闭不全 | 瓣膜无法完全闭合,导致血液回流 | 心肌病、感染、退行性病变等 |
瓣膜脱垂 | 瓣膜的一部分异常突出,影响闭合 | 先天性结构异常、心肌病变等 |
二、常见症状
心脏瓣膜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 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
- 易疲劳
- 心悸或心跳不规则
- 胸痛
- 晕厥或头晕
- 下肢水肿
三、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心电图(ECG) | 检测心脏电活动,发现心律异常 |
超声心动图(Echo) | 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可观察瓣膜结构与功能 |
心脏CT或MRI | 用于评估瓣膜形态及心脏结构 |
心导管检查 | 用于复杂病例,测量压力变化 |
四、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说明 |
药物治疗 | 轻度或早期患者 | 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 |
手术治疗 | 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 | 包括瓣膜修复或置换 |
经导管介入治疗 | 部分患者 | 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 避免感染,尤其是风湿热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心脏病家族史者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总结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影响心脏正常功能的常见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和其他并发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