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获取骨髓样本以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感染、肿瘤等。该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穿刺针从骨骼中抽取少量骨髓液或骨髓组织,再由实验室进行分析。
一、
骨髓穿刺术是通过穿刺骨髓腔,提取骨髓液或骨髓组织用于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的一种医疗技术。它常用于诊断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淋巴瘤)、感染性疾病及某些肿瘤。该过程安全、有效,但可能伴随轻微不适或并发症,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骨髓穿刺术 |
定义 | 一种通过穿刺获取骨髓样本的医疗检查方法 |
目的 | 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感染、肿瘤等 |
常用部位 | 髂骨(最常见)、胸骨、脊椎骨 |
操作方式 | 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穿入骨髓腔抽取样本 |
样本类型 | 骨髓液、骨髓组织 |
适用人群 | 疑似血液病、感染、肿瘤患者 |
风险与并发症 | 疼痛、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罕见) |
检查时间 | 通常10-30分钟 |
恢复时间 | 一般无特殊要求,休息即可 |
是否需要住院 | 多为门诊操作,无需住院 |
注意事项 | 术前禁食、避免抗凝药物、术后按压穿刺点 |
三、结语
骨髓穿刺术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工具,尤其在血液病领域应用广泛。虽然操作简单,但仍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患者应提前了解相关流程,并配合医生完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