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需重视】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该病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骨坏死、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截肢。因此,骨髓炎的早期识别与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骨髓炎的基本信息、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式的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骨髓炎是骨髓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引起。 |
常见人群 | 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创伤或手术后患者。 |
病因 |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也可由真菌或结核杆菌引发。 |
传播途径 | 血源性传播、局部扩散(如外伤或手术)或直接感染(如开放性骨折)。 |
典型症状 | 发热、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 |
诊断方法 | 血液检查(白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X光、MRI、CT)、骨髓穿刺活检等。 |
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手术清创、支持治疗(如止痛、营养补充)。 |
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伤、及时处理感染灶、增强免疫力。 |
骨髓炎虽然不是最常见的疾病,但其危害不容小觑。患者一旦出现持续发热、骨骼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以确保彻底康复。
总之,骨髓炎虽“少见”,但“不可忽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科学防治,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