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通氏骨折】一、
巴通氏骨折(Barton’s fracture)是一种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通常涉及腕关节的掌侧或背侧。该类骨折常因跌倒时手掌着地引起,属于一种关节内骨折,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治疗难度。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掌侧型和背侧型两种,其中掌侧型更为常见。
巴通氏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由于骨质疏松,此类人群更容易发生此类骨折。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取决于骨折的移位程度、关节面的完整性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巴通氏骨折 |
英文名称 | Barton’s Fracture |
骨折部位 | 桡骨远端关节面 |
常见类型 | 掌侧型、背侧型 |
发病原因 | 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过度背伸 |
好发人群 | 中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 |
典型症状 | 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等 |
诊断方法 | X线检查、CT扫描、MRI(必要时) |
治疗方式 | 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 |
恢复时间 | 一般6-12周,视治疗方式而定 |
并发症 | 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神经损伤等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注意功能恢复 |
三、结语
巴通氏骨折虽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由于其涉及关节面,治疗不当可能导致长期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恢复腕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