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心脏监测仪叫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提到“24小时心脏监测仪”,很多人会联想到一种用于持续监测心脏功能的医疗设备。这种设备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怀疑有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的患者。
那么,“24小时心脏监测仪”到底叫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定义、用途、类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24小时心脏监测仪”通常指的是动态心电图监测仪(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 简称Holter监测仪)。它是一种便携式设备,能够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帮助医生发现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到的心律异常或心脏病变。
该设备通过贴在胸部的电极片采集心脏电信号,并将数据存储在内置的记录器中,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可以正常生活,无需住院。监测结束后,医生会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除了24小时的监测外,还有72小时甚至1周的长程监测设备,适用于症状不频繁或需要更长时间观察的患者。
二、表格:24小时心脏监测仪相关说明
项目 | 内容 |
正式名称 | 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 Holter监测仪 |
常见用途 | 监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节律异常等 |
监测时间 | 通常为24小时,也可延长至72小时或更久 |
工作原理 | 通过电极片采集心脏电信号并记录 |
使用方式 | 患者可自由活动,无需住院 |
数据分析 | 由专业医生解读,结合症状判断病情 |
优点 | 非侵入性、方便、能捕捉间歇性异常 |
缺点 | 可能因电极脱落影响数据质量 |
三、小结
“24小时心脏监测仪”最常用的名称是Holter监测仪或动态心电图仪。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帮助医生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对于有心悸、胸痛、晕厥等症状的患者来说,这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如果你有相关症状或医生建议做此项检查,不妨提前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