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梗阻表现】小儿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主要表现为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障碍等症状。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小儿肠梗阻常见表现的总结。
一、典型临床表现
1. 腹痛
腹痛是肠梗阻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且反复发作,常伴有哭闹不安。
2. 呕吐
呕吐多为频繁且进行性加重,初期可能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或粪样物质。
3. 腹胀
腹部膨胀明显,尤其是高位梗阻时,腹部可能呈对称性膨隆;低位梗阻则多表现为下腹部膨胀。
4. 排便异常
梗阻发生后,患儿可能出现便秘或停止排便,部分患儿可排出少量血性黏液或果酱样大便(如肠套叠)。
5. 全身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能出现脱水、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二、不同病因下的特殊表现
病因 | 典型表现 |
肠套叠 | 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 |
肠扭转 | 剧烈腹痛、呕吐、腹胀、排便停止 |
肠闭锁 | 出生后即有呕吐、腹胀、无胎便排出 |
黏连性肠梗阻 | 多有手术史,腹痛、呕吐、排便困难 |
先天性巨结肠 | 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营养不良 |
三、辅助检查建议
- 腹部X线平片:可见气液平面及肠管扩张。
- 超声检查:可观察肠道蠕动情况及是否存在肠套叠。
- CT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明确梗阻部位及原因。
- 血液检查:评估是否有感染、电解质紊乱或脱水。
四、注意事项
- 小儿肠梗阻发展迅速,若出现持续性呕吐、腹胀、精神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饮食、排便和精神状态,避免延误治疗。
- 不同年龄段的小儿表现略有差异,需结合病史和体征综合判断。
总结:小儿肠梗阻的表现多样,但以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异常为主。早期识别关键在于细致观察与及时诊断,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