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ature杂志 > 宝藏问答 >

鼠咬热患者发热不退抗感染治疗后发热消失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LABULABU菜花甜妈

鼠咬热患者发热不退抗感染治疗后发热消失】一、

鼠咬热是一种由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痛和乏力等。在临床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不退的情况,尤其是在未明确诊断或初始治疗不充分时。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病例,分析了鼠咬热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后的病情变化,重点在于发热症状的改善过程。

该患者因持续发热就诊,初步检查提示可能为感染性疾病,但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鼠咬热,随后采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症状明显缓解。此案例表明,对于发热不退的患者,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调整抗感染方案至关重要。

二、病例信息及治疗过程表

项目 内容
患者性别/年龄 男,32岁
主诉 发热不退,持续5天
初诊时间 2024年4月1日
初步诊断 急性感染性疾病(未明确病原)
初始治疗 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 口服退热药
症状变化 发热持续,体温波动在38.5℃~39.2℃之间
进一步检查 血液培养、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
确诊结果 钩端螺旋体感染(鼠咬热)
调整治疗方案 静脉注射青霉素G + 对症支持治疗
发热改善情况 第3天体温下降至37.8℃,第5天恢复正常
症状缓解 头痛、肌肉痛减轻,精神状态好转
住院天数 7天
出院时情况 体温正常,无明显不适

三、结语

本例显示,鼠咬热患者若出现发热不退的情况,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早期识别并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鼠咬热的认识,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