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疖子】疖子,又称“痈”,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发生在毛囊及其周围组织,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硬结,严重时可能形成脓头。虽然大多数疖子是轻微的,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或并发症。
一、
疖子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毛囊部位。常见于面部、颈部、腋下、背部和大腿等部位。其典型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局部发热以及可能的脓液排出。多数情况下,疖子会自行愈合,但若反复发作或伴有全身症状,则需及时就医。
二、表格:什么是疖子?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疖子是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 |
常见部位 | 面部、颈部、腋下、背部、大腿等毛囊密集区域。 |
病因 |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也可能因皮肤破损、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诱发。 |
症状 | 红肿、疼痛、局部发热,后期可能出现脓头,严重时可伴发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
病程 | 多数情况下自限性,约1-2周可自行消退;若不愈或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慢性或复杂性感染。 |
治疗方式 | 局部热敷、外用抗生素药膏;严重时需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必要时切开排脓。 |
预防措施 |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增强免疫力、避免共用个人用品等。 |
注意事项 | 若疖子出现在面部(尤其是鼻子周围),应特别注意,因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 |
三、小贴士
- 疖子虽常见,但不可忽视,尤其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容易复发。
- 不建议自行挤压或刺破疖子,以免加重感染。
- 如果疖子在几天内没有好转,或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了解疖子的成因、症状和应对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日常护理与预防,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