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儿童在没有其他明显疾病或药物影响的情况下,因能量摄入过多、消耗不足而导致的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体重的20%以上的一种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一、定义与分类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儿童在无其他疾病或药物影响下,因能量摄入过多、消耗不足导致的体重异常增加 |
分类 | 单纯性肥胖(无器质性病变)和继发性肥胖(由其他疾病引起) |
二、病因分析
因素 | 具体内容 |
饮食因素 | 高热量饮食、零食摄入过多、饮食不规律 |
运动因素 | 缺乏体育锻炼、久坐不动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肥胖史 |
心理因素 | 压力大、情绪性进食等 |
环境因素 | 生活环境、家庭养育方式等 |
三、临床表现
表现类型 | 具体表现 |
身体表现 | 体重超标、脂肪分布不均、运动能力下降 |
代谢异常 | 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 |
心理行为 | 自卑、焦虑、社交障碍等 |
并发症 | 高血压、脂肪肝、关节负担加重等 |
四、诊断标准
指标 | 标准 |
BMI(身体质量指数) | ≥95百分位数(按年龄和性别计算) |
体脂率 | 超过同龄儿童正常范围 |
体格检查 | 医生综合评估后判断 |
五、预防与治疗建议
方面 | 建议 |
饮食管理 |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 |
运动干预 | 每日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
行为矫正 |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久坐,鼓励参与户外活动 |
家庭支持 | 家长应以身作则,营造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环境 |
医疗干预 | 对于严重肥胖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
六、总结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饮食、运动、心理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远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