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手术】腺样体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呼吸、听力和睡眠等问题。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一块淋巴组织,儿童时期较为发达,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萎缩。但部分儿童由于反复感染或过敏等原因,导致腺样体异常增大,进而影响正常生活。
一、腺样体手术的适应症
适应症 | 描述 |
鼻塞严重 | 持续性鼻塞,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
听力下降 | 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导致中耳积液,引起听力障碍 |
睡眠障碍 | 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影响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 |
反复感染 | 频繁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中耳炎等 |
面部发育异常 | 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面部畸形(如“腺样体面容”) |
二、手术方式
目前常用的腺样体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手术类型 | 说明 |
传统刮除术 | 通过鼻腔或口腔进行腺样体刮除,操作简单但可能不彻底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 利用低温技术切除腺样体,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 |
微创切除术 | 在内窥镜辅助下进行精准切除,安全性高、视野清晰 |
三、术前准备
项目 | 内容 |
体检评估 |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肺功能等 |
影像学检查 | 如鼻咽部X光、CT或MRI,明确腺样体大小及位置 |
过敏测试 | 若有过敏史,需提前排查过敏原 |
心理辅导 | 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紧张情绪 |
四、术后护理
项目 | 注意事项 |
饮食 | 术后24小时内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
喉咙痛 | 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按医嘱服用止痛药 |
出血 | 术后1-2周内可能出现少量出血,若大量出血需及时就医 |
复查 | 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及是否有复发迹象 |
五、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风险与并发症 | 说明 |
出血 | 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少量出血,严重时需再次手术 |
感染 | 术后感染率较低,但仍需注意口腔卫生 |
鼻腔粘连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鼻腔黏连,需进一步处理 |
声音改变 | 极少数患者术后声音变闷,通常为暂时性 |
六、术后效果
方面 | 效果 |
呼吸改善 | 鼻塞症状明显缓解,呼吸顺畅 |
听力提升 | 中耳积液减少,听力恢复 |
睡眠质量提高 | 打鼾减少,睡眠更安稳 |
生长发育 | 儿童整体健康状况改善,生长发育加快 |
总结
腺样体手术是一项成熟且有效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多种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家长而言,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保障孩子的健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