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志贺菌属(Shigella)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细菌性痢疾的一种严重类型。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常出现高热、严重腹泻、腹痛,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一、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尤其对儿童危害较大。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剧烈腹痛、频繁腹泻,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和器官衰竭。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注意补液和营养支持。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改善卫生条件、加强饮食管理以及接种疫苗等。
二、表格: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关键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英文名称 | Toxic Bacterial Dysentery / Shigellosis (Severe Type) |
病原体 | 志贺菌属(Shigella spp.),如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等 |
传播途径 | 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传播 |
易感人群 | 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卫生条件差的人群 |
潜伏期 | 1~3天 |
主要症状 | 高热、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恶心、呕吐 |
严重表现 | 毒血症、中毒性休克、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 |
并发症 | 肠穿孔、败血症、脑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 |
诊断方法 | 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PCR检测等 |
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等)、补液、退热、支持治疗 |
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饮用安全水源、食物煮熟、接种疫苗(如Shanchol) |
提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虽然病情严重,但若能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康复。因此,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