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阴疖病】外阴疖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它通常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或皮脂腺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局部病变。虽然多数情况下病情较轻,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一、
外阴疖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部位毛囊或皮脂腺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局部硬结等。该病多发于卫生条件差、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和糖尿病患者。治疗以局部抗菌药物为主,严重时需口服抗生素。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搔抓、增强免疫力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外阴疖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部位毛囊或皮脂腺炎症。 |
病因 |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也可因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诱发。 |
常见人群 | 青春期女性、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卫生习惯差者。 |
症状 | 局部红肿、疼痛、硬结,严重时可形成脓包,甚至发热。 |
诊断方法 | 通过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判断,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 |
治疗方法 | 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抗生素;脓肿形成后需切开排脓。 |
预防措施 |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增强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 |
注意事项 | 不建议自行挤压疖肿,以免加重感染;若反复发作应排查基础疾病。 |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外阴部位持续红肿、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