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红细胞位相】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一项重要实验室检测手段,主要用于判断血尿的来源。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可以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
尿红细胞位相是指在尿液中对红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类的一种检查方法。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红细胞或仅含极少量。当尿液中出现较多红细胞时,称为血尿。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可将其分为两类:
1. 正常红细胞(均一性红细胞):形状规则,大小一致,多来源于泌尿道非肾小球部位。
2. 变形红细胞(异形性红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多来源于肾小球损伤。
通过尿红细胞位相分析,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血尿的性质和可能的病因,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二、尿红细胞位相对比表
项目 | 正常红细胞(均一性) | 变形红细胞(异形性) |
形态 | 圆形、双凹盘状 | 不规则、皱缩、裂片状 |
大小 | 均匀一致 | 大小不一 |
来源 | 泌尿道非肾小球部位 | 肾小球病变 |
临床意义 | 多见于尿路感染、结石等 | 多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病 |
是否提示肾损害 | 否 | 是 |
三、注意事项
-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需在新鲜尿液中进行,避免红细胞破裂影响判断。
- 某些药物或食物可能影响结果,检查前应避免服用可能干扰的物质。
- 需结合其他尿检指标(如蛋白、白细胞等)综合分析。
通过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血尿的来源,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