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突发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胰腺。它通常由胰酶在胰腺内异常激活,导致自身消化和组织损伤。该病可引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急性胰腺炎 |
定义 | 胰腺因胰酶异常激活而发生的急性炎症 |
发病时间 | 突发性,常在数小时内迅速发展 |
常见症状 | 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 |
严重程度 | 轻度至重度不等,重症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
二、病因与诱因
病因 | 说明 |
胆结石 | 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病例的40%以上 |
酗酒 | 长期大量饮酒是重要诱因之一 |
高脂血症 | 血脂过高也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
胰管阻塞 | 如肿瘤或狭窄导致胰液排出受阻 |
外伤或手术 | 胰腺部位的创伤或手术后可能发生 |
感染 | 如病毒性感染(如腮腺炎)也可能引起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腹痛 | 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持续不缓解 |
恶心、呕吐 | 常伴随腹痛出现,呕吐后症状不减轻 |
发热 | 可能伴随感染或炎症反应 |
黄疸 | 若胆道受阻,可能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 |
休克 |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血液检查 | 检测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升高 |
影像学检查 | 如腹部超声、CT扫描有助于判断胰腺肿胀或坏死 |
临床评估 | 结合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
其他 | 必要时可进行内镜检查或穿刺取样 |
五、治疗方式
治疗方法 | 说明 |
禁食 | 初期需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 |
静脉输液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 |
止痛药 | 缓解剧烈腹痛,常用药物如吗啡 |
抗生素 | 仅在合并感染时使用 |
手术 | 用于处理并发症,如脓肿或坏死组织清除 |
胆道处理 | 若由胆结石引起,必要时进行胆囊切除或胆道引流 |
六、预防措施
措施 | 说明 |
控制饮食 | 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保持均衡饮食 |
戒酒 | 减少酒精摄入,降低发病风险 |
治疗基础疾病 | 如高脂血症、胆结石等应积极治疗 |
定期体检 |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干预 |
七、预后情况
类型 | 预后情况 |
轻度 | 多数患者恢复良好,住院几天即可出院 |
重度 | 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多器官衰竭,死亡率较高 |
重症 | 需长期治疗和密切监测,康复周期较长 |
总结: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防治意识,减少病情恶化风险。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