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又称皮样囊肿或表皮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变,通常出现在皮肤的浅层组织中。它是由皮肤的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囊性结构,内部充满角质物质,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常位于面部、颈部、背部或四肢等部位。
虽然大多数表皮样囊肿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感染、疼痛或影响美观,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表皮样囊肿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表皮样囊肿 |
英文名称 | Epidermoid cyst 或 Sebaceous cyst(有时被误用) |
定义 | 一种由表皮细胞形成的良性囊肿,内含角质物 |
常见部位 | 面部、颈部、背部、四肢等 |
病因 | 表皮细胞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囊腔并分泌角质 |
症状 | 圆形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可能有中央小孔 |
是否恶性 | 多为良性,极少恶变 |
是否传染 | 不具传染性 |
治疗方法 | 手术切除为主,避免自行挤压 |
并发症 | 感染、炎症、复发(若未完全切除) |
是否需治疗 | 无症状者可观察,有症状或影响美观时建议治疗 |
常见误区说明:
- 与皮脂腺囊肿混淆:有些人将表皮样囊肿与皮脂腺囊肿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来源不同,表皮样囊肿来自表皮细胞,而皮脂腺囊肿源于皮脂腺。
- 自行挤压风险大:表皮样囊肿内容物为角质,自行挤压易导致感染或脓肿,应避免。
- 术后复发可能性:如果手术不彻底,囊肿可能复发,因此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切除。
总之,表皮样囊肿虽然常见且多为良性,但了解其特征、避免不当处理以及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治疗,是保持皮肤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