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常见的5个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输血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补充血液成分、改善贫血或维持生命体征。然而,输血过程中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安全与治疗效果。以下是输血中较为常见的五个不良反应,结合实际案例和医学资料进行总结。
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主要原因是血型不匹配,导致供体红细胞被受体的免疫系统破坏,引发溶血。症状包括寒战、发热、腰痛、血红蛋白尿、休克等。
处理方式:立即停止输血,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进行透析,并进行血液学检查。
二、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输血中的某些成分(如血浆蛋白、白细胞或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处理方式:停止输血,给予抗组胺药物或肾上腺素,必要时进行氧气支持。
三、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
这种反应是由于受体对供体白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通常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内,伴有寒战和发热,但无溶血表现。
处理方式:暂停输血,使用退热药,必要时更换为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
四、循环超负荷(TACO)
当输血速度过快或输注量过大时,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高血压、肺水肿等症状。常见于心功能不全或老年患者。
处理方式:减慢输血速度,必要时给予利尿剂,监测生命体征。
五、细菌污染反应
尽管血液制品经过严格筛查,但仍有可能因采血或储存过程中的污染而引发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寒战、低血压、败血症等。
处理方式:立即停止输血,进行血液培养,根据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对比表
不良反应类型 | 发生时间 | 主要症状 | 处理方式 | 是否紧急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 数分钟至数小时 | 寒战、发热、腰痛、血红蛋白尿 | 立即停血、维持循环 | 是 |
过敏反应 | 输血期间 | 皮疹、瘙痒、呼吸困难 | 停血、抗过敏治疗 | 是 |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输血后1-6小时 | 发热、寒战 | 停血、退热 | 否 |
循环超负荷 | 输血过程中 | 呼吸困难、肺水肿 | 减速或停血、利尿 | 是 |
细菌污染反应 | 输血后数小时 | 高热、寒战、低血压 | 停血、抗生素治疗 | 是 |
以上内容基于临床实践与医学文献整理,旨在提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并处理相关问题,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