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原因 🚹
2025-02-25 03:19:17
•
来源:
导读 脱肛,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现象。这种状况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原因一:长期便秘或腹泻导致腹压...
脱肛,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现象。这种状况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
原因一:长期便秘或腹泻导致腹压增加,长时间腹部压力过大可促使直肠黏膜下移。便秘时排便费力,会增加腹部压力,而腹泻时频繁用力排便同样会对直肠造成额外负担。
原因二: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逐渐变得松弛,支持直肠的组织也会随之变弱,从而增加了直肠脱垂的风险。
原因三:分娩损伤,女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经可能受到损伤,导致支撑力下降,进而引发直肠脱垂。
原因四:慢性咳嗽或持续性打喷嚏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增加腹部压力,长期下去可能导致直肠脱垂。
原因五:遗传因素,家族中若有直肠脱垂病史,则个体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