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下关的定位和主治】在中医理论中,“上关”与“下关”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多种头面部及耳部疾病。以下是对这两个穴位的定位和主治功能的总结。
一、上关穴
定位:
位于耳前,颧弓的上缘,当耳屏前与颧骨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可让患者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功能:
- 头痛、偏头痛
- 耳鸣、耳聋
- 面瘫、面肌痉挛
- 牙痛、三叉神经痛
- 颞颌关节紊乱
二、下关穴
定位:
位于耳前,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闭口时在耳屏前可摸到一个凹陷处。
主治功能:
- 面瘫、面肌麻痹
- 牙痛、牙龈肿痛
- 偏头痛、头痛
- 颞颌关节疼痛
- 耳鸣、耳聋
三、总结对比表
| 穴位名称 | 定位位置 | 主治功能 |
| 上关 | 耳前,颧弓上缘,耳屏前凹陷处 | 头痛、耳鸣、面瘫、牙痛、三叉神经痛 |
| 下关 | 耳前,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 面瘫、牙痛、偏头痛、颞颌关节痛、耳鸣 |
四、使用建议
在实际临床中,上关与下关常配合使用,尤其对于面瘫、牙痛、耳鸣等病症效果显著。针刺时应注意角度与深度,避免伤及血管或神经。同时,可根据病情选择艾灸、按摩或电针等不同治疗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这两个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多种常见病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以上就是【上关下关的定位和主治】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