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是怎么回事】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炎症,通常由胆囊内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该病发病急、症状明显,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需及时治疗。
一、什么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炎症,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胆结石堵塞胆囊管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
二、常见病因
病因 | 说明 |
胆结石 | 最常见的原因,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 |
感染 | 细菌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引发感染 |
胆道功能障碍 | 胆囊收缩异常或排空障碍 |
其他因素 | 如肥胖、高脂饮食、妊娠等 |
三、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右上腹痛 | 突然发作,多为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背部 |
发热 | 多数患者伴有低至中度发热 |
恶心呕吐 | 常伴随食欲下降和恶心感 |
黄疸 | 少数患者因胆道梗阻出现皮肤或眼睛发黄 |
胆囊压痛 |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右上腹压痛,尤其在深呼吸时加重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体格检查 |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是否有胆囊压痛 |
血液检查 | 查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提示感染 |
超声检查 | 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胆结石或胆囊肿胀 |
CT或MRI | 在复杂病例中用于进一步评估病情 |
胆囊造影 | 较少使用,用于特定情况下的诊断 |
五、治疗方法
类型 | 说明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控制感染,止痛药缓解症状 |
非手术治疗 | 适用于轻症患者,如禁食、补液、观察 |
手术治疗 | 对于反复发作或重症患者,常进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或开腹) |
介入治疗 | 在某些情况下,如无法手术者,可通过引流等方式处理 |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 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胆囊负担
-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控制体重:肥胖是胆结石和胆囊炎的高危因素
-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胆结石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胆囊状况
- 及时就医:若出现右上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诊
总结: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由胆结石或感染引起,症状明显且发展迅速。早期识别和治疗对防止并发症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