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又叫血风】鸡血藤,又称“血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且名字中带有“血”字,民间也常将其与血液相关病症联系在一起。
一、鸡血藤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鸡血藤 |
别名 | 血风、红藤、血藤、赤藤 |
拉丁学名 |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
科属 | 豆科(Leguminosae) |
药用部位 | 根及茎 |
性味 | 苦、甘,微温 |
归经 | 肝、肾经 |
功效 | 活血调经、祛风通络、补血养血 |
主治 |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
用法 | 煎服、泡酒、外敷 |
二、鸡血藤的别名来源
“血风”这一别名,主要来源于其药用特性。在中医理论中,“血”代表血液和经络,“风”则指风邪或风湿之症。因此,“血风”一词既反映了其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也暗示了其对风湿类疾病的疗效。
此外,在民间传说中,鸡血藤因根部颜色深红,类似血液,也被称作“血藤”,而“血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活血”的功效。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孕妇慎用:因其有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
2. 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如胃出血、脑出血等,应避免使用。
3. 体质偏寒者慎用:因其性微温,体质偏寒者应配合温补药物使用。
四、结语
鸡血藤作为一味传统中药,不仅在中医药典中有详细记载,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其别名“血风”不仅是对其药效的形象描述,也体现了中医文化中对自然与人体关系的独特理解。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鸡血藤的有效成分也在不断被发掘,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