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药】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及退烧。因其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临床治疗中。以下是对乙酰氨基酚药的简要总结。
一、药物概述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其镇痛和退热作用。它不具有抗炎效果,因此不适合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该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毒性。
二、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发热 | 用于缓解由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症状 |
疼痛 | 如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轻至中度疼痛 |
术后疼痛 | 作为辅助镇痛药物使用 |
三、用法用量
剂型 | 常见剂量(成人) | 服用频率 | 注意事项 |
片剂 | 500mg/片 | 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g | 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 |
胶囊 | 325mg/粒 | 同上 | 与酒精同服可能增加肝损伤风险 |
口服液 | 120mg/5ml | 每4-6小时一次 | 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 |
注射剂 | 100-150mg/次 | 医疗机构使用 | 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
四、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 说明 |
肝损伤 |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尤其在饮酒者中风险更高 |
胃肠道不适 | 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胃部不适 |
过敏反应 | 极少数人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
肾功能异常 |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 |
五、注意事项
- 避免与酒精同服:会增加肝毒性风险。
-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儿童用药: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误用。
-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抗凝血药、抗癫痫药等,需谨慎合用。
六、总结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物,适用于多种常见病症的短期治疗。正确使用可有效缓解疼痛和发热,但必须注意剂量控制和禁忌症,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提供基础用药信息,具体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