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是怎么回事】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凝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它属于肝素类药物的一种,但与普通肝素相比,其分子量较小,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少的出血风险以及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将从定义、作用机制、适应症、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低分子肝素钙是从猪肠黏膜中提取的肝素经过化学修饰后得到的产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Ⅹa和Ⅱa来发挥抗凝作用。它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手术前后、住院患者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抗凝治疗中。
由于其安全性较高,且多为皮下注射给药,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如出血、过敏反应等。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药品名称 | 低分子肝素钙 |
药物类别 | 抗凝药(肝素类) |
作用机制 | 抑制凝血因子Ⅹa和Ⅱa,防止血栓形成 |
主要用途 | 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术后血栓等 |
给药方式 | 皮下注射(常见) |
适应人群 | 手术患者、住院患者、慢性病患者等 |
优点 | 半衰期长、出血风险较低、生物利用度高 |
注意事项 | 避免与其他抗凝药联用;监测凝血功能;警惕出血倾向 |
常见副作用 | 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出血、过敏反应等 |
禁忌症 | 对肝素过敏者、有出血性疾病史者 |
三、结语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并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有效。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