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可累及黏膜、指甲和毛发等部位。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药物反应或遗传因素有关。该病多见于中年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
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口腔、生殖器等部位的病变。以下是对该疾病临床表现的总结:
一、皮肤表现
皮肤是扁平苔藓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典型皮损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常伴有瘙痒。这些皮损通常对称分布,常见于手腕、踝部、前臂、腰部和下肢。
临床特征 | 描述 |
皮损形态 | 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 |
分布特点 | 对称性,常见于四肢伸侧、腰背部 |
病变大小 | 直径约1-5mm,可融合成片 |
瘙痒感 | 常伴轻度至中度瘙痒 |
愈后情况 | 多数可自愈,但易复发 |
二、黏膜表现
口腔、生殖器、肛门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受累。其中以口腔最为常见,表现为白色网状或斑块状病变,称为“口腔扁平苔藓”。
临床特征 | 描述 |
口腔病变 | 白色网状、条纹状或斑块状损害,常见于颊部、舌面 |
疼痛感 | 部分患者有灼热或疼痛感 |
生殖器病变 | 外阴、阴道或阴茎出现红斑、糜烂、溃疡 |
病程特点 | 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
三、甲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甲板异常,表现为甲板增厚、变形、凹陷或脱落,称为“甲扁平苔藓”。
临床特征 | 描述 |
甲板变化 | 增厚、凹陷、裂开或脱落 |
发生率 | 较少见,约占总病例的5%-10% |
病因关联 | 可能与皮肤或黏膜病变同时存在 |
四、其他表现
个别患者可能伴有脱发、指(趾)甲改变或全身症状如疲劳、乏力等。
临床特征 | 描述 |
脱发 | 局部或广泛性脱发,多见于头皮 |
全身症状 | 少数患者有乏力、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 |
并发症 | 罕见,但长期病变可能增加癌变风险 |
总结
扁平苔藓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慢性免疫相关性疾病,主要影响皮肤、黏膜和甲板。其表现形式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必要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等。患者应定期随访,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