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原方的剂量是多少】阳和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外科全生集》,主要用于治疗阴寒凝滞所致的病症,如痰核、流注、贴骨疽等。其功效为温阳散寒、化痰通络,适用于体虚寒凝、气血不足者。
在临床应用中,了解阳和汤的原方剂量对于正确使用该方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阳和汤原方剂量的总结与说明:
一、阳和汤原方组成及剂量
根据《外科全生集》记载,阳和汤的原方组成如下:
药物名称 | 剂量(克) |
熟地 | 30 |
鹿角胶 | 15 |
肉桂 | 6 |
麻黄 | 3 |
白芥子 | 9 |
甘草 | 3 |
当归 | 9 |
> 注:以上剂量为传统用量,具体应用时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进行调整。
二、各药作用简述
- 熟地:滋阴补肾,养血填精。
- 鹿角胶:温肾助阳,益精补血。
- 肉桂:温经散寒,助阳化气。
-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能散寒。
- 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应症:适用于阴寒内盛、气血不足、痰湿凝滞之证,如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疮疡不溃等。
2. 禁忌症:外感发热、实热证者不宜使用。
3. 煎服方法:先将鹿角胶烊化后与其他药同煎,或另炖烊化,以增强药效。
4. 个体差异:不同体质、年龄、病情程度需灵活调整剂量,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总结
阳和汤作为传统经典方剂,其原方剂量有明确记载,但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掌握其原始配方和剂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价值。若需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如需进一步了解阳和汤的现代研究或临床应用案例,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中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