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概念】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无法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这种疾病可以影响心脏的收缩能力或舒张能力,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心衰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一、心衰的基本概念
心衰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表现。其核心问题是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导致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根据心脏功能受损的主要部位,心衰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二、心衰的分类
分类方式 | 类型 | 特点 |
按发生部位 | 左心衰 | 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呼吸困难 |
右心衰 | 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水肿 | |
全心衰 | 左右心功能均受损 | |
按病程发展 | 急性心衰 | 突然发作,病情进展迅速 |
慢性心衰 | 长期发展,逐渐加重 | |
按射血分数 |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 | 心脏收缩功能明显下降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 心脏收缩功能正常,但舒张功能异常 |
三、心衰的常见病因
- 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损伤。
- 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 心肌病: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
- 心脏瓣膜病: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流。
- 心律失常:心率异常影响心脏泵血效率。
- 感染性疾病:如心肌炎等。
四、心衰的典型症状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呼吸困难 | 运动后或平卧时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水肿 | 下肢、腹部或全身性水肿 |
疲乏无力 | 日常活动即感疲劳 |
心悸 | 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
咳嗽咳痰 | 常为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淤血 |
五、心衰的诊断与评估
心衰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以下几种方法:
- 病史与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及体征。
- 心电图(ECG):检测心律、心肌缺血等。
- 胸部X线:观察心脏大小及肺部情况。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血液检查:如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心衰。
六、心衰的治疗原则
心衰的治疗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主要包括:
- 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ARNI、醛固酮拮抗剂等。
- 生活方式管理:限盐、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 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
- 器械治疗: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 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瓣膜修复或置换。
七、心衰的预防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 适当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心衰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管理。早期识别、科学治疗和持续随访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