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ature杂志 > 宝藏问答 >

渗透性利尿

2025-07-03 05:32:40

问题描述:

渗透性利尿,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05:32:40

渗透性利尿】一、

渗透性利尿是指由于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水分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这种利尿机制主要依赖于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和溶质的浓度梯度。当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尿素或某些药物等物质浓度过高时,会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使更多的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

渗透性利尿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导致葡萄糖在肾小管中积聚,引发渗透性利尿,进而出现多尿症状。此外,某些药物(如甘露醇)也常被用于治疗脑水肿或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作用机制即为渗透性利尿。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定义 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的现象。
原理 溶质浓度升高形成渗透压梯度,抑制水的重吸收,促使水分随尿液排出。
常见原因 血糖升高(如糖尿病)、尿素浓度增加、某些药物(如甘露醇)等。
发生部位 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
临床意义 1. 糖尿病患者的多尿表现;
2. 甘露醇用于脱水治疗;
3. 可作为诊断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的依据。
与水利尿的区别 水利尿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渗透性利尿则是由溶质浓度升高引起的。
特点 尿量增加,但尿液渗透压通常较高,伴有溶质排泄增多。

三、结语

渗透性利尿是一种重要的生理调节机制,也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现象。了解其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肾脏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