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发生在阑尾部位的突发性炎症。虽然它的发病率在现代医学中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导致腹部急诊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对这种疾病了解不深,甚至误以为它只是“肚子痛”,其实它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机制和明确的临床表现。
一、什么是阑尾?
阑尾是连接在盲肠末端的一条细长管状器官,形状类似一根小尾巴,因此得名“阑尾”。它的长度通常在5到10厘米之间,内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阑尾的存在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即使被切除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二、急性阑尾炎的成因
急性阑尾炎的发生通常是由于阑尾腔内的阻塞所引起的。常见的阻塞原因包括:
- 粪石堵塞: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当大便干结时,容易形成硬块堵塞阑尾开口。
- 淋巴组织增生:某些病毒感染或慢性炎症会导致阑尾内壁的淋巴组织肿胀,从而引发阻塞。
- 异物或寄生虫:极少数情况下,异物或寄生虫也可能进入阑尾腔,引起感染。
- 肠道蠕动异常:某些人肠道运动不协调,也有可能导致阑尾内容物无法顺利排出。
一旦阑尾腔被堵塞,细菌就会在其中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急性阑尾炎。
三、典型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通常发展迅速,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 腹痛:最初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的隐痛,随后逐渐转移到右下腹,这是最典型的特征。
2.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甚至呕吐。
3. 发热:随着病情进展,体温可能升高,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
4. 压痛与反跳痛:医生检查时会在右下腹发现明显的压痛,按压后突然松手时疼痛加剧(称为反跳痛)。
5. 白细胞升高: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加,提示感染存在。
四、诊断与治疗
对于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医生通常会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 腹部超声:可以观察阑尾是否肿胀、周围是否有积液。
- CT扫描:准确性更高,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或诊断不明确的情况。
- 血常规:检查是否有感染迹象。
一旦确诊,通常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即阑尾切除术。目前多采用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恢复快、创伤小。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穿孔,引发腹膜炎,严重时危及生命。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虽然急性阑尾炎无法完全预防,但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
- 注意个人卫生: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
- 及时处理肠道问题:如长期腹泻、便秘等应积极治疗。
结语
急性阑尾炎虽常见,但不可轻视。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关键。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恶心、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解疾病,就是保护健康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