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它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症,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尤其是链球菌(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口腔后部两侧,具有防御病原体的作用。当这些病原体侵入扁桃体时,身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导致扁桃体肿胀、发炎,并可能形成脓液,从而引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常见症状
1. 高热:患者常出现38℃以上的发热,有时甚至高达40℃。
2. 咽痛:咽喉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尤其在进食时更为明显。
3. 扁桃体红肿:检查可见扁桃体明显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
4. 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可能会出现肿大、压痛。
5. 全身不适:伴有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病因
-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此外还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 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但通常不伴随明显化脓。
- 免疫力下降: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方式确诊:
-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发展过程及是否有接触病源。
- 体格检查:观察咽喉部情况,检查是否有扁桃体红肿、脓点等表现。
-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感染;咽拭子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治疗方式
1. 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需按疗程服用,避免耐药。
2. 对症处理:包括退烧、止痛、多饮水、保持休息等。
3. 局部护理: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咽喉不适。
4.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预防措施
- 增强体质: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 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 及时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防止病情加重。
总结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虽然常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甚至风湿热等。因此,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有效干预,保障身体健康。如有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